close

  齊魯網濟南4月6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山東新聞》報道,清明節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這時天氣回暖萬物生長,天空大地變得清潔而明剃,故謂之清明,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,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,各地許多的習俗也是延續至今。
  青島:舉行漁祖郎君氏祭祀儀式
  在青島的紅島,一早韓家民俗村的漁民就忙著準備舉行漁祖郎君氏祭祀儀式。18位老漁民登上各自的木帆船,喊著漁家號子,搖起櫓,在郎君港撒下漁網。今年80歲的紅島街道韓家村村民韓守德說,早年間漁民們出海腳上要穿著靴子,它是用整塊豬皮製作成的,用麻繩縫製而成。
  清明時節,正是漁民們休整了一個冬天,重新出海捕魚的日子。在祭祀儀式上,主祭人與當地漁民行祭祀大禮、率眾誦祭文,以海為傲、因海而興的海島漁民以此表達對漁祖的感恩和尊崇。
  市民袁先生:“民俗做的很純粹,本身民俗就是一個科普教育基地,瞭解當時這個歷史、文化。”
  泰安:清明時節插柳、折柳
  清明時節楊柳發芽抽綠,泰安市至今保留著清明時節插柳、折柳的習俗,人們將初春的柳條插在堂前、門口驅蟲、辟邪、保佑一家人平安。
  市民劉大媽:“老人一輩輩傳下來了,倒柳不插,老百姓都不用,嫌不吉利,這個倒柳倒流,插的就是直立向天長的那種,驅災避邪。”
   濟寧:民眾吃春捲迎新春
 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,萬物複蘇,是一年的開始之際。在濟寧、濰坊、煙臺人們用各種的麵食迎接春的到來,寓意一年有個好兆頭。曲阜春捲已經延續許久,每年農曆三月三、清明前後,曲阜民眾都喜歡吃春捲。和麵、擀皮、拌餡,將制好的餡心攤放在皮子上,將兩頭折起,捲成長捲下油鍋炸成春捲。裡面包含著大量春天的蔬菜,有迎春喜慶之吉兆。
  市民董振偉:“吃春捲就是說吃蔬菜,包括薺菜、韭菜、胡蘿蔔,但是薺菜有一個對老年人紀念懷念的意思。”  (原標題:盤點山東各地清明習俗:泰安折柳辟邪 曲阜吃春捲迎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93yilg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